提到“反向飞地”,叶青脑海里就会立即蹦出一组词——速度与激情。
“反向飞地”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块飞地,形成飞出地“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
在佛山,有一块茂名高州设置的“飞地”,位于佛北战新产业园,地处三水新城中心城区,揭牌以来多次受到省里肯定。
叶青是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招商工作专班的成员,“反向飞地”园区的办事效率令他印象深刻:从2023年9月正式揭牌,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实现实体化运转;园区还设有“益晒你”企业服务中心,指定专业人员化身“店小二”“服务员”,全方位帮助入驻企业解决困难。
这一波秀出“速度与激情”的操作,正在佛山上演——
市内,南三与顺高两对“CP”频频牵手;市外,佛山携手茂名、云浮,创新设立各类“反向飞地”。
以北向战略为牵引,一个跨区域协同的重大布局已然打开。
在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指挥部,沙盘模型便于观察北向战略布局。
“组”起来的新CP
夏季的三水区乐平镇,鸟叫虫鸣绿意盎然。曲径深处,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跃于眼前——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这座园区里,有150亩区域被划定为南三产业合作区首期项目用地。未来,越来越多南海企业家的身影将活跃在三水大同湖畔。
大同湖畔风景秀丽,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坐落于此。
在顺德区龙江镇,一场关于“未来课堂”的课程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吸引了众多佛山教育界人士,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人是来自高明区的校长和老师。原来,在佛山“一对一”校际结对中,顺德龙江与高明杨和结对携手改革创新,共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样全方位多领域的结对、携手、合作,正切切实实地发生在佛山市南海区与三水区,顺德区与高明区。也是基于此,佛山人亲切地称呼两对“CP”为南三、顺高。
南三、顺高的结对背景并不复杂。
佛山GDP破万亿、工业实力又如此强大,看似没有短板,一旦具体到佛山下辖的5个区,就会发现各个区发展差异大。
东部、南部的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区以占全市53.5%的面积,贡献了全市八成GDP,集聚了全市近85%的常住人口,三水、高明则相对薄弱。与此同时,禅南顺三个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很高,高明、三水则拥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是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如同一句著名广告词所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种区域发展状况,决定了佛山必须改变经济格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缩小区域差距。
早在2021年,佛山就开始不断深化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这是佛山首次以建立结对协作机制方式推动跨区域合作。2022年,南海结对三水紧密协作机制、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正式启动,重点推进产业协作、基础设施联通、民生服务共享等。
北向战略是去年佛山市委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今年初,佛山又制定出台意见部署实施西进计划,北向西进相结合,进一步加快三水、高明区的发展。
南三、顺高的协作,并非只是简单的“强区”帮扶“弱区”,而是充分发挥南海、顺德牵引作用、辐射效应,充分释放高明、三水的后发优势、空间潜力。
这几日,位于三水区的佛山市季华中学迎来最强“教育管理天团”。“天团”成员之一,就包括科技界的大咖,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曹健林。日后,来自南海的顶尖科技力量将直接滋养三水学子。
如今,双“CP”正乘势而上,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形成突破,探索结对紧密协作发展新路径。
“飞”过来的新平台
近日,一则关于“飞地”的消息刷屏佛山人的朋友圈:禅茂罗三地共建“反向飞地”,打造产业协同新平台。
消息指出,新平台计划利用禅城对口帮扶协作资金,全面对接禅城乃至大湾区“人才、资本”+茂南、罗定“空间、资源”,充分发挥中心作为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实体化域外孵化器、招商引资中介等作用,助力茂南、罗定全方位链接湾区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
一时间,“飞地”的概念再次进入人们脑中。究竟何为“飞地”?
一般而言,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的行政区域(通常称为“飞出地”和“飞入地”)因行政管辖分割,采取“飞”的方式实施跨区域土地运营管理。“反向飞地”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块飞地,形成飞出地“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
这样的“反向飞地”,在佛山市三水区也有一块,而且有别与传统“反向飞地”,是省内打造实体产业型的典型。
去年9月7日,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正式揭牌,意味着三水—高州对口帮扶协作迈入新征程。入驻合作园的企业虽然注册地在三水,却可以享受佛山与茂名两地的优惠政策与优势资源,同时带动两地统筹协调发展。
图为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
“园区的政策优惠力度可以说处于佛山‘第一梯队’,不仅叠加了佛山市、三水区的政策利好,还有茂名市、高州市的政策加持。”叶青说。
好的合作离不开好的规划。合作园开园后,三水、高州两地共同签署框架协议,拟定合作期10年,重点围绕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电子商务业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高质量、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总部+生产”“生产+销售”“孵化+转化”的新经济生态。
“一日没有真招到项目来,谈‘反向飞地’就只停留在一个‘谈’字上,必须以项目和任务为王,实打实体现出‘反向飞地’的价值。”三水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钟俊纪说,一旦引进大项目来,其辐射效应也将有效助力三水强链补链延链,是件双赢的事。
合作园揭牌以来,对于叶青等招商专班的成员而言,出差就成了家常便饭,“我们经常去广州、深圳等地找项目、谈合作,也常常请各地优质企业前来考察。”他说。
不久前,佛山市科技创新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佛山市科创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在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举行揭牌成立仪式,这是佛茂“反向飞地”成立以来签约的第七个重点项目。7月,该项目公司已正式运营。
截至目前,合作园累计引进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超17亿元;另有储备十余个重点在谈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商贸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产业领域。
“转”出来的新天地
全球每十颗荔枝,有一颗来自高州;全国每十颗龙眼,也有一颗来自高州。对“好吃”的佛山人来说,能吃上新鲜的外地荔枝、龙眼,有着莫大吸引力。
得益于新揭牌的茂南·罗定(禅城)协同创新中心,茂名市茂南区食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航经常往佛山跑,他在当地有了新阵地,也有了更大的“野心”——让更多人吃上茂名味。
对口帮扶协作茂名、云浮工作,是省委赋予佛山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
不久前,佛山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会上公布了《2024年佛山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就对对口帮扶协作着墨颇多。
《要点》指出,佛山要与茂名、云浮要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项目化推进佛茂、佛云产业转移合作园建设。
这其中,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年内引入产业项目不少于16个,投资额不低于60亿元;佛云产业转移合作园年内引入产业项目不少于10个,投资额不低于 45亿元。同时,完善联合招商机制,年内向茂名、云浮市共享不少于20个招商项目信息,开展联合招商活动不少于4次,深化与茂名、云浮市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融合共兴。
文件中的数据,落在现实中,是实打实的佛山力度与温度。
今年春天,两家上市公司佛山照明、国星光电相继与高州市人民政府、佛山市—茂名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签署高州生产基地项目投资三方协议,为高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好消息也从云浮传来。
佛山市—云浮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透露,去年截至今年6月20日,指挥部和5个驻县(市、区)工作队累计对接企业及商协会超1100家;支持云浮组建首只规模为2亿元的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获得省发改委认可。
重任在肩、全力而为。未来,佛山将继续紧抓工作对接,健全工作机制,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转移平台建设,深化对口帮扶协作。
(应受访者要求,叶青为化名。)
【出品】佛山市委宣传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佛山分社
【策划】陈捷生 魏龙泉
【统筹】赵进
【执行】周欢
【采写】南方+记者 王蓓蓓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
相关阅读
专题|佛山北向战略深调研
股票融资渠道